一、人力資源外包的內涵
人力資源外包指企業將更多的精力用于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而將一些較為繁瑣且程序性很強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日常性工作,通過招標的方式,簽約付費委托給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服務機構進行的新型的人力資源模式。從廣義上講,任何以購買或付費的方式將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交由企業外部機構或人員完成的做法,皆可視為人力資源外包。從人力資源外包的發展趨勢來看,其業務范圍已經擴展到企業內部的所有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包括人力資源、制度設計與創新、人力資源整合、員工滿意度調查、和管理、、員工與開發、員工關系管理、勞動爭議協調等方面,是企業降低、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種新型選擇。
二、 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現狀分析
1、外包實踐起步晚,發展勢頭強勁,前景樂觀
對于我們來說,人力資源外包是舶來品。國內最早引入此項業務的是外企。與他們相比,雖然多數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職能外包還比較陌生,但在一些企業中已經開始外包人力資源管理部分職能。盡管國內企業還沒有建立成熟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但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國內還是得到了較快發展。尤其是隨著我國勞動人事工資制度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靈活用人方式的中小企業越來越衷情于人力資源外包服務。人力資源外包作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職能轉變的方向,得到較快迅速。根據國際數據集團的權威統計,2003年全球外包服務開支突破1500億美元,而在中國的增長率為15.1%。有調查顯示在中國目前大約有75%的本土公司還沒有實施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而人力資源外包這一概念還剛被引進不久,正處于起步階段。同時,相當多的、本土公司,以及有關機構已經對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關注度,可以說人力資源外包在中國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2、服務商整體水平不高,服務單一,多以提供基礎性服務為主
目前開展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的主要是一些中介機構、人才市場,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較少,人力資源外包的內容主要有代辦社會保障;代辦勞動用工證;推薦人才;錄用備案、鑒定;檔案管理;跨地區人才引進;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申報;人事、勞動糾紛的代理辦理等等。人力資源外包項目涉及面廣,但以基礎性業務為主。國內的人才服務機構發展突飛猛進,但是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如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專業化程度不高等,加上一些機構的違規,使服務商的誠信度大打折扣。此外,專業從事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的機構,從企業觀念和區域差異來看,還有一定距離。
3、企業對人力資源外包褒貶不一
雖然說人力資源外包既可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繁瑣的性工作,又可節約成本,但也有企業對人力資源外包持反對態度。他們認為如果太多地將企業內部的事情交由他人來辦理并不合適,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往往會牽扯到企業的秘密;而且,從員工發展角度來看,容易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業務生疏??磥?人力資源外包業務要完全讓企業接受還有一段時間。盡管人力資源外包在國外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但是不少企業對人力資源外包仍心存疑慮。
4、立法滯后
人力資源外包業務作為一種新興產業,相關部門還沒有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來規范企業與外包服務商的行為,沒有制定合理的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收費,各服務商都是自行制定的價格,參照的價格都不一樣。政府應當充當好“裁判員”角色,保證其有序發展。
5、人力資源外包風險
人力資源外包風險包括為以下的幾個方面:企業自身能力約束的風險、企業員工及公眾的反應風險、供應商的選擇風險及溝通的風險。此外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外包商的行為和長期的穩定的信任合作關系也是企業開展人力資源外包業務的風險因素。
【出處:人民網】